金庸小说内容对人性有深刻的描述,蕴含丰茂的中国文化气息,而又可以令读者充满阅读的快感,小说出现不久即引起广泛的谈论。最初只不过是闲聊的话题,后来却引起学者的重视和研究。七十年代,东南亚读者已深为金庸小说吸引。先后翻译的金庸小说有越南文、泰文、印尼文、东埔寨文和马来文。这时金庸的读者已超越中国人。
作品被译成外文 读者众多
日本德间出版社于九十年代投入巨资出版日文版的《金庸全集》。在韩国,汉城的书店也摆放着韩文的金庸小说。据汉城信永出版社董事长说,韩国有十二家出版社盗印了金庸的小说。
金庸小说除了亚洲有译本外,也出现了英译本和以色列文版本。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英译的《雪山飞狐》。香港理工大学译了《连城诀》、《侠客行》、《射鵰英雄传》、和《鹿鼎记》,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。金著亦传有译成法文,是当年东埔寨流行的「三及第」(非正统)法文,可惜现在找不到。

掀起研究金著風氣
最先组织研究金庸小说的应是台湾的沉登恩。他在1979年9月获得出版权后,与《联合报》和《中国时报》取得默契,邀约艺文及学术名家,在两报副刊强力推介金庸作品,两报同时刊出金庸小说。联合报连载《连城诀》、中国时报连载《倚天屠龙记》。沉氏再情商倪匡赶写《我看金庸小说》,于1980年7月推出,由远景出版社出版。随之陆续推出研究金庸小说系列丛书,并命名为「金学研究」,揭开有组织研究金庸作品的序幕。

讨论金庸小说热潮同样在内地出现,作家陈墨便写了许多本专论金著书籍,其他论述金著的专著也陆续出现,其势方盛。湖北出版的《通俗文学研究》在九十年代刊出金庸作品研究专栏。中山大学出版了一本《点评金庸》,都受到重视。
金庸小说被带入学术殿堂
1990年陈平原在北京师大开设了研究金庸小说的专题课,1996年严家炎在北京大学开设研究金庸小说的课程。其他如深圳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广东社会科学院等,也设立金庸作品研究室。台湾方面,东海大学、台湾国立师范学院,同样设有金庸小说的专题研究课程。
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王一川主编的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》。把金庸列于鲁迅、沉从文、巴金之后,名位第四,在其余素负盛名作家之前,令人耳目一新,也引来严重的争议。
金庸小说被带入学术殿堂,最早的应算到1988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办的「武侠小说国际研讨会」,当然大会上讨论到金庸小说。1997年杭州大学(今浙江大学)举办金庸小说研讨会,是首个大学举办金庸小说专题的研讨会。1998年5月,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举办「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」国际学术研讨会。2000年11月,北京大学与香港作家联会合办「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」。金庸小说的研究,多次带进学术殿堂。
除此之外,由地方举办的金庸小说研讨会有:1998年4月云南大理镇政府举办的金庸学术研讨会。台湾1998年11月由台湾汉学研究中心、中国时报和联合报合办的「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」。2003年10月金庸家乡人士和嘉兴市政府在嘉兴举办的「浙江嘉兴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」。金庸小说研讨会之方兴未艾,正好说明学术界对金庸小说价值的肯定和重视。

香港的电视剧集始于郑少秋主演的《书剑恩仇录》,约在七十年代后期。其后多次播出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,每次都造成热潮和十分哄动。许多艺员演出金庸笔下的角色后一朝成名,跃上明星宝座。
台湾于1983年由台视首度引入《天龙八部》,随之而来也是一波又一波,一浪接一浪的把金庸小说改编成电视剧。1988年,三家电视台同一时间推出《神鵰侠侣》,创造了相争的纪录。

金庸小说对港台两地电影影响至大,间接把香港电影推入国际市场。因为五六十年代掀起武侠小说热潮,电影也随之走武侠小说路线,武侠片成了卖座保证。后来刀剑片太滥了,出现拳脚武打片,先后造就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片。香港的武侠片三四十年来历久不衰,与当年武侠小说流行不无关系。
小说衍生漫画与游戏光碟
小说衍生的另一种商品是漫画。金庸小说单行本漫画最先面世的是黄展鸣的《神鵰侠侣》,其他的陆续有来。黄玉郎的出版公司曾获正式授权出版《天龙八部》等漫画。其实,在六十年代,他的漫画王国尚在奋斗阶段,其出品已取材自金庸小说。
九十年代流行的电脑网络也沾染「金庸旋风」。香港、内地、台湾都有许多金庸小说的网站。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台湾远流出版社规划的「金庸茶馆」,许多金庸迷都藉此发表意见、或追查消息。金庸迷藉网站交流意见,已成风尚。

小说人物深入人心
金庸小说人物深入民心。在香港、有老人家若活泼乐天、童心犹在的,都被人冠以「老顽童」的称号。大抵《射鵰英雄传》中老顽童周伯通描述得太可爱,深入人心所致。尤有甚者,七十年代越南一次国会会议,有议员讥讽对手是「岳不群」,其义不说自明。香港有人欣赏韦小宝逢迎得法,自诩懂得「小宝神功」。韦小宝成了好阿谀奉承者的偶像,恐非作者当日创作时所料。金庸小说的人物,已走进我们生活之中。
借用金庸小说名字而广为人知的,尚有「任我行」电讯网络,「倚天」中文植字输入法。有位作家索性把笔名改为「张无忌」。更有趣的是香港《太阳报》2003年8月1日报导警方破获伪证伪钞党,歹徒屋内牆壁竟大书「黑木崖」三个字(乃《笑傲江湖》中任我行的巢穴),图文并茂刊出。
营造小说蕴含境界
淅江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的位置与《射鵰英雄传》所描述的桃花岛近似。桃花镇政府趁金庸1994年4月前往观光时,请金庸题了「碧海金沙桃花岛」几个字后,大兴土木,把当地布置成黄药师的桃花岛,作旅游景点。
在澳门,当地名士把一幢完好的百年历史古旧建筑物(原是富商高可宁的「德成按」)改建成「金庸图书馆」。内藏不同版本、各国文字译本的金庸小说,连各家评论的著述,一应俱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