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花木兰》真人版电影在全球撤档后,很多中国影迷表示遗憾。毕竟这部迪士尼电影从项目启动到原本计划的上映时间,已经被大家期待了多年。同时电影主角花木兰由“神仙姐姐”刘亦菲出演,“茜茜公主”化身为“迪士尼公主”,更是吸引了不少粉丝。
但在遗憾之余,还有人质疑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故事,为何要由迪士尼拍摄。更有人质疑为什么是迪士尼而不是中国。其实若明白下面三点,或许就不会为此烦恼。
首先,“花木兰”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学人物,早已成为全世界的文化遗产。
“花木兰”出自我国北朝民歌《木兰诗》,这首诗与《孔雀东南飞》两大长篇叙事诗合称为“乐府双璧”,在我国文学史上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。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……”,叙说着一个有着女儿情怀却又毅然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的动人故事。
中国的孩童对此早已耳熟能详,但文化是没有边界的。这正如我们知道《一千零一夜》《美人鱼》《阿拉丁神灯》等故事一样,经典的文化作品总会被世人——不仅是后世之人,还有全世界的人——所传颂。
况且,《花木兰》并不是只有迪士尼拍摄,中国的影视界早已出品过相关的电视、电影作品,数量并不少,其中较为知名的就有2009年赵薇、陈坤、胡军等人出演的同名电影。
其次需要明白的是,不是谁“让”迪士尼拍摄,而是迪士尼愿意去拍摄。
迪士尼在1923年由华特·迪士尼创办,此后近百年的时间内,该公司一直有致力于儿童故事作品的创作。其早期代表性的米奇、唐老鸭等形象,早已深入全世界儿童的内心。
而它在1998年创作的《花木兰》动画电影,便将木兰的故事生趣跌宕而动人地向世人娓娓道来。这部动画进行了优秀的改编创作,无论是饱满的形象刻画,还是深刻的立意,都使其成为动画电影教材上的经典案例。它是迪士尼献给孩子们的礼物,也是献给中国传统文化的礼物。
做了近百年动画的迪士尼,到现在能做出《疯狂动物城》《寻梦环游记》等若干奥斯卡最佳动画,也能在动画真人版的方向不断深耕。《美女与野兽》《阿拉丁》《狮子王》等都没有让观众们失望,有了这些丰富的动画改编真人版经验,相信《花木兰》也能让大家眼前一亮。
最后回到这部真人电影《花木兰》本身,迪士尼的诚恳态度确实值得信赖。
自迪士尼宣布开拍这部电影,片方试镜了近1000名女演员,才挑选出刘亦菲饰演“花木兰”一角。尽管刘亦菲的演技在众多中国女星中并不突出,但综合各方面如语言、打戏、颜值等考虑,迪士尼最终还是敲定了她。而甄子丹、巩俐、李连杰这些大咖的加盟,也为影片增色不少。
在剧情方面,迪士尼也透露出在动画基础上删去了花木兰和李翔的感情戏。“王子与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”更像是儿童故事,真人版电影出现“将军与属下的爱情故事”在片方认为不太合适。看来,他们没有敷衍复制,而是深思熟虑进行了革新。
总的来说,“花木兰”的故事从北朝流传至今,早已成为全世界的瑰宝。这次真人版电影,就算没有刘亦菲的光环效应,仅靠迪士尼这块牌子也十分值得期待。毕竟,这是迪士尼谱写的又一曲巾帼英雄的赞歌。
感谢观看我的碎碎念,喜欢的话,欢迎关注我的VX号:戏声漫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