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宅门》剧本小说创作历经38年,三次被焚,三个版本俱不相同

提到<大宅门>这部电视剧,可以说老少皆知,闻名遐迩,当年全民观看大宅门这并不是夸张。当年这部电视剧曾取得高达百分之20收视率,一度成为全民讨论对象。剧中几乎所有主演全部扬名,凭借这部电视剧开启事业第二春。电视剧讲述大家族的题材也成为后来许多家族电视剧的滥觞。

电视剧讲述百年药行百草厅历经清朝,军阀混战,民国,解放后四个时期的故事,可谓历经磨难,沧桑百首。剧中人物个个鲜明,活色生香,其中主人公白景琦的经历尤其具备十足传奇性。他自幼胆大妄为,迎娶仇家女儿,被母亲逐出家门,在山东凭借自己的胆智打下一片江山。他敢作敢为,勇于担当,大是大非,果敢决断,为家族排除万难。

随着电视剧的播出,它的创作者郭宝昌也随之被人们熟知。但是郭宝昌的经历也并非顺风顺水,其一生经历也算命途多舛,下面我们按照具体年代介绍一下郭宝昌和其主要作品大宅门的经历。

1940年,郭宝昌出生于一个北京贫困工人家庭,原名李保常。

1942年,其父亲冻死街头,郭宝昌被母亲以80块大洋卖到河北沙城火车站站长吴家,改姓吴。

年轻郭宝昌与郭榕

1943年,郭宝昌三姨借钱将其赎回,以200块大洋卖给同仁堂三房太太郭榕,改名郭宝昌。郭榕是同仁堂掌门乐镜宇的妻子,因为当时要分家,为了财产不落入他人之手,所以郭榕从李家买了郭宝昌作为继子。按照大家族传统,财产原本不会分给外人,但是郭榕很早就对此未雨绸缪,早做计划,郭宝昌年幼时被买来先是被其母亲抚养,此时宝昌称呼郭榕为姑妈,其母亲死后,宝昌被接继过来被郭榕养大,称呼郭榕为母亲。

郭宝昌自幼聪颖,5岁能唱戏,8岁写文章,12岁进北京五中,16岁开始动手写家族题材的小说《大宅门》,因其母亲反对,剧本遭到焚毁。

这是第一版的大宅门,他将白景琦写成一个残暴的流氓、“混混”,属于应该被打倒的资本家。那时年轻气盛的自己一提起商人、金钱和利润等,认为都是滴血的肮脏东西。因为此时正是1956年,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影响,所以郭宝昌将资本家写的着实负面可恨。

1959年,19岁的郭宝昌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田峰的力荐,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。并在老师的支持下,动笔创作《大宅门》的文学剧本。

1964年,郭宝昌被打成”反动学生”,写到三分之二的小说《大宅门》被没收,罪状是为反动资本家竖碑立传。郭宝昌获刑3年,发配至北京南口农场劳动改造。最艰难时他曾自杀,没死成。但他的举荐老师田峰却为此自杀。

1966年,”文革”开始后,郭宝昌罪加一等,被判无期徒刑。期间郭宝昌依然写作《大宅门》,不过再次被人注意,《大宅门》又被红卫兵付之一炬。

1969年3月,到张家口4619部队干校继续接受监督改造,并重新开始写《大宅门》。

1973年,郭宝昌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。

1979年7月,郭宝昌的冤案得到平反,随后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证书。

1980年,因与妻子离婚,《大宅门》的手稿被其妻焚毁。“文革”后,宝昌的思想发生了变化,信仰破灭,开始重新审视过去。第二次重写《大宅门》,用的是哀婉的笔调表现大宅门,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全投入到里面,《大宅门》的整个基调是灰白的。这就是第二版的大宅门。

改革开放后,郭宝昌在广西电影制片厂任职,从此开始自己的创作之路,先后拍摄过多部电视剧及电影。期间,在广西片厂时,他还大力扶植新人,在他的支持下,张艺谋、陈凯歌等导演推出了《一个和八个》、《黄土地》等作品,奠定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基础。

1994年, 年末,郭宝昌谢绝一切片约,再次提笔创作《大宅门》。接受采访时,郭宝昌说,改革开放后,一些现代的东西对自己的冲击震荡很大,他吸纳了很多的新观点,形成了现在观众看到的第三个版本的《大宅门》。

2001年,《大宅门》终于创作完成并被拍摄成电视剧,于4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,并以17.74点的收视率夺得当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。之后,郭宝昌还继续拍摄了第二部和第三部。

举报/反馈

发表评论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