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开头
致广大的剧本杀玩家、作者、店家及发行:
本公众号【顾森淼Home剧本测评室】所发布的一切有关剧本测评的内容,均为作者淼淼以及Bonnie.尛尛对剧本亲测后的个人感受与观点,我们尽最大可能做到客观、合理、全面的阐述每个剧本的玩后感及评价。
所写内容如有冒犯到作者、店家及发行,或持有不同意见及补充内容的玩家,均可通过公众号后台发私信告知于我。未来,我们也将针对您所提出的建议,对测评进行改进。
在此,我由衷的感谢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我们的朋友,我们也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丰富、客观的测评内容。
剧本名称:追凶手记
推荐指数: 5.5分
剧本难度: 6分
剧本作者:NIKO&郭大福【白八工作室出品】
剧本标签:盒装/现代/推理/还原/刑侦案件
剧本时长:3-3.5小时
剧本人数:6人(6男 罗汉局)
剧本建议:不做推荐,谨慎选择
剧本及人物介绍
每一座城市,都有两幅面孔,黔山市也是如此。
阳光下的黔山市山水环绕、生机盎然,人们为梦想、为生活拼搏着。
夜色中的黔山市阴流暗涌、悄然乍现,某些人做着见不得光的事。
万家灯火中,总有这么一群孤独的背影守护着这座城市。
满是垃圾的河道边,拾荒老人挽着裤腿寻找可以卖钱的东西。淤泥中一个银色拉杆箱显得格外刺眼。
老人用尽全力将箱子拖到岸边,其他拾荒者满眼羡慕的围了上来。
箱子被打开,尖叫声、惊呼声响彻河道,这具全裸的女尸已经是他所杀害的第五个人了。
三年时间,五具尸体,连环杀人案凶手至今无处可寻。
黔山市重案组,在老局长的带领下,6名警员翻开之前的案件卷宗,追凶开始……
1.田金名(男):178cm/60kg 黔山市重案组组长
不食人间烟火,却食人间糖果,看似风光满面,实则蛀牙连连。
2.白绘川(男):176cm/55kg 黔山市重案组组员
不想当警察的医生不是好医生
3.李盛阳(男):183cm/75kg 黔山市重案组组员
穿着警服的“痞子”,带着警徽的“土匪”。
4.陈宇(男):182cm/70kg 黔山市重案组组员
满身肌肉的“花仙子”。
5.马铭(男):180cm/75kg 黔山市重案组组员
一个养活了整个水果市场的男人。
6.刘小军(男):181cm/73.5kg 黔山市重案组组员
三十岁还没断奶的大叔。
测评人:淼淼
之前一直在为大家做剧本推荐,以至于忽略了一些玩后其实并不太理想的本子,很多测评号将这一类不理想的剧本称为“雷”,而他们大都会写避雷提醒的文章,告知玩家以防踩雷。
但在我个人看来,本子的内容与质量并不能简单的从好与坏两方面去判断,就算不理想的本子从中也有值得深挖探讨及后期改进的方面。可能有些差评的根源是来自剧本问题、有些则是店家dm的原因、还有些也可能是当车玩家队友的问题,关于种种这些,我们是需要分类讨论的。
每一个能上市发行的剧本,都是汇聚了创作者及相关人员的时间和心血的。出于对作者的尊重,我们对那些不太理想的剧本,只给玩家做“谨慎选择”的提醒,并不会简单的将其直接批判为雷区。
还是那句话,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一个剧本的好坏是需要每个人玩后,自作定夺的。接下来我会阐述关于《追凶手记》中,不太理想的几个方面:
故事内容方面
很多店家在宣传中都将《追凶手记》描述为推理和情感并存的优秀剧本,可我们玩后则感觉失望大过期望。
故事方面,《追凶手记》的背景故事以及环境设定还是有它的独到之处。它主要围绕黔山市(虚构城市)发生的一起连环杀人事件展开,而故事的主角则是调查此次案件的黔山市公安局重案小组的6名成员。
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《追凶手记》是个不折不扣的“罗汉局”,6名角色均为男性。如果说讲推理,这绝对会是充满血性的怒汉硬核本,讲情感也算是铁汉柔情,感动一定是从骨缝中流出的风格。当然,从剧本开篇起,它也正是走的我所想的套路。
《追凶手记》共有长长短短6幕剧情,有些是既有故事也有任务的,而有些则是只有任务的。
第一幕是围绕6名重案组成员的家庭身世、既往遭遇、从警缘由以及初入警队如何建立起的过命友谊所展开的。这一part可以说作者写的行云流水,洋洋洒洒用了将近四面A4纸,情感也非常到位,初始就定下了这样的基调,无不使人对故事的后续发展有所期待。【我个人在阅读第一幕剧情时,也忍不住感动的情绪,直起鸡皮疙瘩】
可随着情节的发展,我发现第一幕故事对通篇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,甚至有逐渐消失的感觉,而其中对每个角色特征的记忆点,看似很重要(dm也在反复提醒),到最后却沦为了炮灰。
论优点,《追凶手记》开篇和中段的情感描写非常优秀,使玩家从感动到急迫再到愤怒,作者也用文字让这6名虚构出的警官都变成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热血男儿。
论缺点,此剧本就是我们总说的烂尾工程。剧本的结尾,我们看出了作者有意在呼应前文的情感基调,但内容上少的可怜,情绪上就使玩家有些逐渐飘远的感受,而对于上文我所提到的每个角色特征的记忆点,到结尾也并没有Q到,那些记忆点所蕴藏的真正含义也并没有阐述出来,这是我对结尾故事感到失望的原因。
就算最后背景音乐用得再宏伟悲壮,dm演绎的老局长再惟妙惟肖,还是难以掩盖,此剧本虎头蛇尾、头重脚轻的弊端。
推理还原方面
在推理方面的设定,《追凶手记》可以说是满足了我这样一个CM狂热粉的所有欲望【美剧《犯罪心理》简称CM】
连环凶杀案、罪犯行为侧写、抓捕计划等等,都和CM当中如出一辙。当所有玩家拿着案件卷宗对嫌犯做分析侧写时,就有种置身FBI行为分析小组的感受。这一点也是我会向《追凶手记》这个剧本稍微示好的点。
但对于一个主推理还原的剧本,《追凶手记》里确实有太多后期复盘,无法完美解释的疑点,在这里我简要点明一下吧,并不做细致解读(如有需要,可以私信讨论):
1、连环杀人魔的惯用手问题【这也是我们复盘后集中讨论很久的点】;
2、连环杀人魔的作案动机问题;
3、连环杀人魔惯用行为不固定的问题【也可称其为杀手标志,这一点对于连环杀手来说是很重要的】;
4、最后一幕推凶环节没有大致指明凶器及死因的线索,在凶手不自知的情况下,使玩家陷入强行多选一的境地。
此外,针对第3点连环杀人魔惯用行为不固定的问题,我这边有一个小例子。美剧《犯罪心理》第4季中有一集是关于波士顿地区一个连环杀手的侧写及追捕工作,此杀人魔的惯用行为是在他杀死第1名受害者后,从死者身上取走一样私人物品,并在杀死第2名受害者后,将前1位受害者的私人物品留在第2名身上,随后再取走第2名受害人的私人物品,以此类推,而每一次作案他都会遵循这样的原则。
这样的惯用行为,也是每一名连环杀手独有的标志,主要是出于一种犯罪心理所造成的行为,有点类似执念之类的讲法,而且这种惯用行为作为一个变态杀人魔来说,是不会轻易打破的。
就《追凶手记》中所描绘的这位连环杀手来说,他不但没有一个固定的惯用行为和个人标志,还经常改变自己的特有行为,在玩的时候,我只是感觉他是个狠人,为了杀人而杀人,但他绝对称不上一个变态。
总结
剧本开篇情感充足
但整体虎头蛇尾;
罪犯侧写机制新颖
但有bug漏洞。
请玩家谨慎选择此本
文 / 淼淼 图 / 淼淼&网络